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快下月招標施工,圖為江海直達航道橋設計圖。(圖片來源: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wǎng)2月26日電 據(jù)香港《大公報》報道,繼去年底珠澳口岸人工島率先動工后,港珠澳大橋海中橋隧主體工程進展加速。耗費近3億元(人民幣,下同)的主體工程初步設計近期已順利通過國家交通部評審,這標志著大橋海中橋隧工程正式進入施工招標階段。
記者獲悉,**快于下月啟動主體工程施工招標,隨后完成部分島、隧關鍵工序施工圖設計并分批開工。
作為迄今**公路建筑史上技術**復雜、建筑標準**高的項目,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難度集中在海中橋隧主體工程。參與大橋主體工程設計的消息人士對記者透露,本次設計由中交公路規(guī)劃設計院副院長、**工程設計大師孟凡超掛帥,聯(lián)手丹麥、香港等中外專家**高峰期達70人次,其中境外專家近20人次。
因大橋主體囊括了交通行業(yè)內(nèi)路橋隧島各項工程,其中水下隧道和人工島部分的建設難度在目前世界上更是首屈一指的,較現(xiàn)時已建成的世界**長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更復雜、標準更高,因此其初步設計歷時近一年時間,設計費用高達逾2.985億元,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承擔。
消息人士透露,設計團隊在去年11月底廣東省交通廳組織的預審后又深入完善設計方案,特別是重點考慮大橋的結構耐久性、可施工性和可養(yǎng)護性作進一步調(diào)整和優(yōu)化,經(jīng)國家交通部組織總體橋涵、隧道人工島、交通工程、地質(zhì)勘測、工程造價共五大專家組評審,近期獲順利通過。
據(jù)大橋主體工程初步設計**新方案顯示,大橋工程全部投資估算為729.4億元。其中,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估算投資約347.2億元,起自香港大嶼山石散石灣,止于珠海澳門口岸人工島,全長約35.6公里;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銅鼓航道約6.7公里采用隧道方案,其余路段約22.9公里采用橋梁方案。
大橋主體工程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為每小時100公里,橋梁總寬33.1米,隧道寬度為2乘以14.25米,凈高為5.1米。全線橋涵設計汽車荷載等級采用公用─Ⅰ級,同時應滿足香港《道路及鐵路結構設計手冊》中規(guī)定的要求,大橋的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打造成為“世界級跨海通道、地標式建筑”。
消息人士透露,按工期安排,大橋主體工程**快于今年3月左右啟動施工招標,8月底之前完成招標敲定施工單位,下半年完成部分島、隧關鍵工序施工圖設計并開工,后續(xù)施工圖分批完成,分批開工,計劃于2015年底建成通車。而由港府自己承擔建設的大橋香港側口岸,其進度要求需與大橋主體工程通車目標匹配,確保與大橋及口岸同時建成,投入運行。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zgyylupload_filesarticle1161_20100226150216_hGpJw.jpg" width="300" height="250" border="0"title="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