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宜賓小南門橋
事故原因:吊桿斷裂
宜賓小南門橋主橋系中承式鋼筋混凝土肋拱橋,矢跨比15,是建橋當時國內(nèi)跨徑**大的鋼筋混凝土拱橋,中部180m范圍為鋼筋混凝土連續(xù)橋面。
2001年11月7日凌晨4點,從四川南部宜賓進入云南的咽喉要道宜賓南門大橋發(fā)生懸索及橋面斷裂事故,橋兩端同時塌陷,造成交通及市外通訊中斷。 事故是連接拱體和橋面預制板的4對8根鋼纜吊桿斷裂,北端長約10米、南端長20余米的橋面預制板發(fā)生坍塌。兩邊的斷裂處都是在主橋與引橋的結(jié)合點,恰恰也是吊橋動態(tài)與靜態(tài)的結(jié)合點。因受力不均,一邊垮塌后,使橋面的支撐力發(fā)生波浪形擺動,造成另一邊也垮塌。
7、廣東九江大橋
事故原因:船只撞擊
廣東九江大橋為2×160米的獨塔雙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1988年6月正式建成通車。
2007年6月15日凌晨5時10分,一艘佛山籍運沙船偏離主航道航行撞擊九江大橋,導致橋面坍塌約200米,導致9人死亡。這就是聞名中外的“九江大橋6?15船撞橋斷事故”,也稱為“九江大橋事件”。
8、I-40 Bridge
事故原因:船只撞擊
I-40 橋是美國俄克拉荷馬州阿肯色河上的大橋。2002年5月26日早上7:45,一艘拖船所拖駁船與大橋橋墩相撞,隨著一聲轟隆巨響,大橋長達180米的一部分塌落。由于司機看不到前方橋面塌落,隨后陸續(xù)有十輛汽車墜入水中,共造成十四人死亡。
2002年7月29日,大橋修復完成,恢復通車。
9、遼寧盤錦田莊臺大橋
事故原因:汽車超載
2004年6月10日早晨7時許,遼寧省盤錦市境內(nèi)田莊臺大橋突然發(fā)生垮塌。大橋從中間斷裂27米,大約有三輛汽車落水,兩名落水司乘人員逃生,無人員死亡。 專家組認定,該橋在超限車輛長期作用下,內(nèi)部預應力嚴重受損。事故發(fā)生前,大連順達運輸公司一輛自重30噸的大貨掛車,載著80噸的水泥,在嚴重超載情況下通過該橋(該橋在2000年7月被確定通行車輛限重15噸、限速20公里/小時),重載沖擊力使大橋第9孔懸臂端預應力結(jié)構瞬間脆性斷裂,致使橋板坍塌,通過該橋的一輛農(nóng)用車落水,車上2人逃生。
10、小尖山大橋
事故原因:支架問題
小尖山大橋位于開陽縣南江鄉(xiāng)龍廣村村后的兩座大山之間,全長155米,橋墩高47米。2005年12月14日5時30分左右,小尖山大橋突然發(fā)生支架垮塌,橫跨在3個橋墩上的兩段正在澆筑的橋面轟然墜下,橋面上施工的工人也同時飛落谷中。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12人受傷。
這起事故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是支架搭設時基礎施工不符合相關規(guī)范要求,部分支架鋼管壁厚不夠,部分支架主管與枕木之間缺墊板。
11、伊河湯營大橋
事故原因:洪水沖擊
伊河湯營大橋位于河南省欒川縣潭頭鎮(zhèn)湯營村,全長233.7米,橋面凈寬7.0米,設計結(jié)構類型為空腹式石拱橋,1987年底竣工通車。
因遭遇特大暴雨襲擊,2010年7月24日,潭頭鎮(zhèn)湯營村伊河湯營大橋整體垮塌,橋上眾多滯留人員不幸落入水中。截止7月27日,事故已造成至少50人遇難。
12、鳳凰堤溪沱江大橋
事故原因:設計建造不規(guī)范
2007年8月13日下午,湖南省鳳凰縣正在建設的堤溪沱江大橋發(fā)生特別重大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4人重傷,18人輕傷,直接經(jīng)濟損失3974.7萬元。
堤溪沱江大橋是湖南鳳凰縣至貴州銅仁地區(qū)大興機場二級公路的公路橋梁,橋身設計長328米,跨度為4孔,每孔65米,高度42米,原計劃于2007年8月底竣工通車。
該橋上部構造主拱圈為等截面懸鏈線空腹式無鉸拱,腹拱采用等截面圓弧拱,基礎則奠基在弱風化泥灰或白云巖上,混凝土、石塊構筑成基礎,全橋未設制動墩。專家們說,這種石拱橋是一種傳統(tǒng)橋型,但也是一種“風險橋型”。
13、株洲紅旗路高架橋
事故原因:拆除風險
株洲市紅旗路高架橋是湖南省首座城市高架橋,設計壽命為50年,1995年投入使用,全長2750米,橋面寬超過16米,橋下凈高8米。
2009年5月17日下午,原定爆破拆除的該高架橋發(fā)生坍塌事故,現(xiàn)場24輛車被損毀,包括一輛公交車,造成至少9人死亡,16人受傷。
14、重慶綦江彩虹橋
事故原因:設計建造不規(guī)范
彩虹橋始建于1994年11月5日,竣工于1996年2月16日,垮塌于1999年1月4日,建設工期1年零102天,使用壽命僅兩年零222天。 這次因工程質(zhì)量導致的重大責任事故,共造成40人死亡,其中包括18名年輕武警戰(zhàn)士,直接經(jīng)濟損失628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