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BBC)2月19日文章,原題:中尼公路打開尼泊爾北大門 在尼泊爾北部與西藏接壤的邊境地區(qū),開山辟路的炮聲不時震破喜馬拉雅山的寂靜。
吉隆河畔,**施工隊在修建沙夫魯比西 – 拉蘇瓦公路,簡稱沙拉公路。
這條17公里長的公路是尼泊爾政府2001年向**政府提出的援建項目,金額2000億美元,2008年開工,預(yù)計2011年完成。
公路的兩端分別連接當?shù)噩F(xiàn)有的公路和中尼邊境的吉隆口岸。建成后,向北可以通過中尼國際公路(318國道)進入**西南部的陸路交通網(wǎng),向南可以經(jīng)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再轉(zhuǎn)入印度和南亞的陸路交通網(wǎng)。
承接沙拉公路修建工程的工程隊工程師張鵬(音)說:“**人說,要想富,先修路?!边@條公路修成后,當?shù)氐慕?jīng)濟會有較大發(fā)展,生活水平也會提高。
尼泊爾的這個地區(qū)是休閑旅游、登山野足的熱點。修通公路后,經(jīng)貿(mào)和旅游活動預(yù)計將顯著升溫。
在中尼邊境這一段的西藏一側(cè),吉隆鎮(zhèn)到318國道之間也在鋪公路,把樟木口岸和目前主要承擔小額邊貿(mào)的吉隆口岸連接起來。一千多年前,吉隆就是西藏和尼泊爾之間的通商和交通要道。直到現(xiàn)在,邊民還是背著背簍、牽著牦牛、騾子跋涉在山間古道上。
就像35歲的尼泊爾人明瑪·多爾吉·加勒。他從孩提時就開始在這條小道上往返?,F(xiàn)在,他從西藏邊貿(mào)市場背回來的經(jīng)常是**產(chǎn)的白蘭地。這些東西拿到尼泊爾的集市上可以賣得很好。
他告訴到當?shù)夭稍L的BBC記者:“這條路修好以后,我就不用背著這么重的東西在山里爬上爬下了。”他和他的朋友們?nèi)ヒ惶诉呝Q(mào)市場往返需要兩天。他們這個小小商隊里負責牽牦牛的是其中一人的女兒,才五歲。
加勒望著跟羊腸小道平行的正在修建的沙拉公路,想象將來他可以開車來回運貨,他的孩子們也可以不必跟著牽牛牽騾,而可以在家上學。他說:“下一代的生活會比我們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