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穿越我國西南邊陲高山峻嶺的巍峨大橋——云南龍江特大橋,從2011年8月開工建設以來,經過近5年的日夜建設,終于在2016年4月提前合攏,并順利通過了成橋荷載試驗,于4月20日正式通車。 大橋纜索主纜長1950米,兩側總計65.9萬米的338根索股,宛如兩條昂首云天、騰云駕霧的巨龍,飛越陡崖峭壁,穿行在白云飄飄的云霧中。遠遠望去,大橋雄姿就像是一幅濃淡相宜的水墨畫。 就像美國金門大橋一樣,這座與之設計一樣的單跨雙塔鋼箱梁懸索橋,將成為云南**美公路橋。騰沖是個雨量豐富的區(qū)域,站在橋面上向對岸遠遠望去,整座橋在云霧飄渺中煞是壯觀;橋下滔滔龍江水則只是畫面中麻繩那么粗的一股線條。 為了方便駕乘人員欣賞云南**美公路橋,在騰沖岸還設置了停車休息區(qū),可以安全觀賞整座大橋及龍江兩岸風光。 五載辛勤龍江,世紀奇跡橫斷;千米跨越兩岸,眾車往來福祉。龍江大橋是喜馬拉雅山系橫斷山脈上的一個奇跡,采用重力式錨碇構造,鋼箱梁施工采用纜索吊裝方案,規(guī)模為世界同類橋梁之**。 龍江特大橋也是云南保騰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峽谷跨徑世界**,海拔高度亞洲**。橋型為主跨1196米雙塔單跨鋼箱梁懸索橋,是我國山區(qū)地貌中的**座跨徑超過千米的鋼箱加勁梁懸索橋。 橋面寬33.5米,總長2.470千米,橋面距谷底高度280米,保山岸索塔高169.7米,騰沖岸索塔高129.7米,工程技術含量高,景觀功能強,是保騰高速創(chuàng)造“歷史文化之旅、自然景觀之旅、國際通道之旅”的標志性建筑。 4月2日,美國專家在實地勘察后被**的造橋技術和工藝水準驚呆了! 4月5日,龍江特大橋順利完成成橋荷載試驗,當天,68臺每臺總重為35噸的車輛分成四排依次對大橋進行了靜力荷載試驗和動力荷載試驗,對大橋的真實承載能力進行全面評定。 大橋跨越龍川江,橋高280米,一橋飛架東西,天塹變通途。 大橋建在騰沖火山地貌和高烈度地震帶上,科技含量高,總結出了20余項創(chuàng)新技術,對全國山區(qū)高速公路橋梁建設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龍江大橋建成,一頭連著魏魏高黎貢山,一頭連著極邊騰沖,一帶一路,直通緬甸。 我國造橋史上的黑科技真的是隔三差五就要鎮(zhèn)靜一下世界,還記得前陣子在微博上躥紅的“杭州灣大橋”么? 感覺超級黑,不過后來又發(fā)現了,有一種叫 “運用火箭彈拋送先導索架橋技術” 是這樣的: 雖然畫質糊一臉,但感覺好像好厲害!